透過旋律的變化,引導長者進行肢體的活動,增加阿公阿嬤與工作人員間的互動,放鬆心情外也能建立對環境的信任與安全感。
英文中有句名言:「Music is the language of the human. (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 」許多人都會藉著音樂來陶冶身心、釋放壓力與負面的情緒。在台灣,音樂治療的第二大受眾群即為老人家,透過刺激長者的感官來恢復、維持及改善其情緒、認知或人際關係。
今天特別請有參與過音樂治療訓練的帥哥照服員來幫阿公阿嬤上一堂"音樂課",看著長輩隨著音樂舞動肢體,輕鬆又愉悅的神情,看來音樂+帥哥,效果果然不同凡響哦~~🤣
💡 小知識:何謂音樂治療?
聽到『治療』兩字,大家可能會覺得有些嚴肅,但其實您在護家或是社區活動中,常會看見樂齡活動如:歌唱、舞蹈、樂器彈奏等都是屬於音樂治療的一種方式~簡單來說,音樂治療其實就是【運用音樂來與參與者互動以達到生理、心理、情緒、認知等方面的改善】,是不是很簡單易懂呢~ 😉
下次來長宸時,如果剛好遇到活動時間,也歡迎大家一起加入,跟著音樂動一動哦~